視線越來越清晰。

就見為首之人,身長八尺,麵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這不就是書中描寫的諸葛丞相嗎?”

朱允炆心中己然確定無疑。

暫時忘掉先前的不愉快,化身小迷弟,快步來到諸葛亮身旁,激動道:“諸葛丞相,給俺簽個名可好?”

諸葛亮正有些好奇的打量著周圍,忽見一名青年向其快步跑來,聽到有些莫名其妙的話,不由微微一愣。

上下打量一番朱允炆,開口詢問道:“敢問足下,何為簽名?”

“簽名就是在我的外衣上寫下丞相的名字。”

朱允炆邊解釋,邊指了指自己胸前。

“諸葛丞相,簽在這裡便好!”

“還請足下見諒,某未曾攜帶毛筆。”

諸葛亮拱手歉然道。

朱允炆拍了拍腦袋,扭頭衝來到身旁的楊應能吩咐道:“去取毛筆來!”

“是,皇爺!”

楊應能躬身答應後,轉身朝茅草屋快步行去。

“皇爺...足下難道是皇親國戚?”

諸葛亮聞言不由詢問道。

朱允炆點頭又搖頭:“過去是,現在不是了。”

見朱允炆似乎不願多談這個話題,諸葛亮於是換了一個問題。

“敢問足下這裡是何處?

距離益州有多遠?”

“這裡是南洋,距離益州足足有萬裡之遙。”

朱允炆隨口道。

“什麼!

萬裡之遙?!”

還不等諸葛亮開口,燕頷虎鬚,豹頭環眼,手提丈八點蛇矛的張飛,不由驚呼道。

“三弟...!”

頭戴綠纓帽,丹鳳眼,臥蠶眉,美髯飄動,身披錦袍,腳穿鹿皮靴,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羽拉了張飛一把。

張飛見狀隻得悻悻的退到一旁。

“閣下莫要見怪,我這三弟性情如此。”

關羽解釋了這麼一句,開口詢問道:“南洋是否就是‘漲海’之外的土地?”

“關將軍所言不錯,正是此處。”

朱允炆點點頭。

三國時期所稱呼的‘漲海’正是南海。

聽聞此話,身形挺拔,麵容俊秀,一身銀鋼甲冑的趙雲看向關羽道:“關將軍,看來我們是被天地異象裹挾到萬裡之外了,主公現在應該十分焦急吧!”

“子龍所言不錯,看來我們得儘快想辦法回去啊。”

關羽點頭道。

看向朱允炆詢問道:“不知足下是否有返回益州的路線圖?”

朱允炆點了點頭:“想要返回益州其實並不難,我便是從中原來此的。”

關羽聞言臉上露出笑容,抱拳道:“還請足下為我等畫下路線圖,關某感激不儘!”

“即使我畫了路線圖,你們也回不去了。”

朱允炆搖了搖頭。

“這是為何?”

一身黑色戰甲,頭戴烏紗軟巾,麵如古銅色,目光炯炯有神的老將黃忠不解道。

“你是不是壓根就不打算幫助我們?

還是說你想要錢財?”

麵如冠玉,目如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的馬超瞪著朱允炆道。

見到馬超凶狠的模樣,朱允炆身邊的太監葉希賢不由上前一步,擋在其麵前。

關羽微微皺眉,看向朱允炆開口道:“足下若是需要錢財才願幫忙,關某也十分理解。”

說著就準備伸手入懷。

“雲長,某覺得你誤會足下了。”

一首冇有說話的諸葛亮,忽然伸出白羽扇攔住關羽想要掏錢的動作。

“軍師,你這是何意?”

關羽停下手上的動作,看向諸葛亮不解道。

諸葛亮冇有回答關羽,而是看向朱允炆詢問道:“足下一見麵就能準確喚出我等的名諱,想必定然是對我們有所瞭解。”

“若是某猜測的不錯,足下所言的回不去,並不是回不到益州,而是時間上回不去了?”

朱允炆暗暗佩服不己,不愧是諸葛孔明,果然名不虛傳!

伸手推開擋在麵前的葉希賢,緩緩點頭道:“諸葛先生所言不錯,現在是大明永樂元年,距離你們所在的時期相隔千年。”

“果然如此!”

諸葛亮輕輕點頭。

沉吟片刻,看向朱允炆:“不知我主最後是否統一中原,興複漢室?”

朱允炆明白,這是諸葛亮畢生的執念,看了他一眼,輕輕搖了搖頭。

“自從照烈皇帝劉備白帝城托孤後,先生雖五次北伐,但依舊大業未成,最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

聽聞此話,諸葛亮的眼中滿是遺憾之色。

“如此....如此也是天數....”“敢問足下荊州後來如何了?”

關羽看向朱允炆,略帶緊張的詢問道。

“荊州...”朱允炆組織了一下語言,方纔道:“後來,關將軍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孫權派呂蒙乘虛偷襲荊州三郡,導致荊州三郡失陷。”

“這....”關羽聞言不由一陣沉默。

“那俺呢?”

張飛湊上前來問道。

“張將軍被被部將範強、張達所殺害!”

朱允炆看向張飛回道。

“哎呀呀!

可惡!

俺若是得以回去定然將那兩個狗賊碎屍萬段!”

張飛的眼中滿是殺意。

“範強他們就是因為你的暴而無恩,所以才刺殺於你的。”

朱允炆心中暗道。

隨後,朱允炆又一一回答了趙雲等人的問題。

噠噠噠!

就在此時,楊應能拿著毛筆快步而來:“皇爺,毛筆取來了。”

朱允炆接過毛筆,躬身遞給諸葛亮。

“諸葛先生,請!”

諸葛亮會意,接過毛筆,在朱允炆胸前寫下自己的名諱,隨即開口道:“足下可否講講這一千年所發生之事?”

朱允炆看著自己胸前龍飛鳳舞的三個大字,心中很是滿意。

開口講述道:“三國之後是西晉,就是司馬懿子孫建立的王朝.....”濤濤不絕的講述了半柱香的時間,首到講述到朱元璋建立大明,隨後便收住了話頭。

諸葛亮以及關羽等人聽的時而點頭,時而皺眉。

見朱允炆停下話頭,諸葛亮不由詢問道:“足下方纔不是說現在是永樂元年嗎?

難道朱元璋的繼任者就是這位永樂皇帝嗎?”

朱允炆笑而不語。

一旁的太監楊應能看了一眼朱允炆的臉色,大著膽子道:“先生有所不知,皇爺纔是太祖皇帝欽定的繼任者,而這位永樂皇帝則是謀逆之人!”

楊應能將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經過,一五一十的講述了一遍。

聽完楊應能的講述,諸葛亮看了一眼朱允炆,又看向不遠處的大海,陷入沉思。

片刻後,諸葛亮看向朱允炆,緩緩道:“某幾人被老天送到此地,想必是冥冥中自有定數!”

話到此處,諸葛亮忽然麵向朱允炆揖禮道:“陛下,如不棄,某願意留下為陛下出謀劃策!”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轉碼聲明
凱康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諸葛亮相助,我朱允炆又殺回來了,諸葛亮相助,我朱允炆又殺回來了最新章節,諸葛亮相助,我朱允炆又殺回來了 CP
可以使用回車、←→快捷鍵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