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樓外,人心惶惶!

包括皇族宗親,以及三省的諸位大佬在內,冇人知道,柳白和李承誡究竟在聊些什麼。

按照大部分人的猜想,柳白儼然是替皇家,和李承誡談判的。

談判的結果無論是好是好,都是一件極其丟人的事情。

自家人殺自家人,無論有多大仇恨,皇家的顏麵,算是丟儘了。

柳白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繼續保住皇家的麵子。

而是為了...天下!

天下最不缺的,就是‘贏糧而景從’的弄潮兒。

哪怕是楊廣那等在百姓眼中的昏君,死後多年,都有不少人借他的名頭搞風搞雨。

稍微有一點野心的人,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在場有身份的人,可以說都是造反出身。

他們太擔心,天下因為皇家內亂,重回那個動盪的年代。

而今,對於野心家而言,無異於是天大的機會。

什麼皇帝失德,民不聊生之類的話語,總有人喜歡信...堅定不移的信!

房玄齡等人,倒是並不怎麼忐忑。

事實上,在場之中,也隻有他們還有心情聊上幾句。

以往脾氣最為火爆的高士廉,是在場之中,唯一臉上帶著笑模樣的人。

他也算是皇族。

在諸多皇室宗親之中的地位,甚至比大部分親王還要高。

李綱因為曾經擔任過息王的老師,已經自己把自己關進了刑部大牢。

他這麼做,完全是為了避嫌。

高士廉便成了朝中碩果僅存的三公。

在他看來,這群皇族人太欠收拾了!

老傢夥不知從哪裡掏出一把瓜子,磕得周圍一圈人,都眉頭緊皺。

“何必如此緊張?有人出麵平複局麵,總好過繼續亂著。

他用肩膀拱了拱一旁的杜如晦。

“聽說你家大兒子,跑到外地去開發新住宅區了?”

杜如晦給了他一個大大的白眼,什麼話都冇說。

高士廉依舊冇有生氣,轉頭看向房玄齡,道:“聽說你家的遺直也去了?”

房玄齡定定的看了高士廉片刻,“你是不是知道些什麼?”

高士廉反倒是笑而不語了。

他的確知道很多,旁人並不瞭解的內情。

要知道,他並不隻是朝中碩果僅存的三公...

當年玄武門之變時,曾有三個人,力諫李二,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及諸多殘黨。

其中的侯君集,因為造反被斬。

長孫無忌,也已經踏上前往羅津港的路程。

最後的一個,便是高士廉!

虞世南瞥了高士廉一眼,不鹹不淡的說道:“都到了這般光景,你再藏著掖著,還有什麼意義?”

高士廉指了指二樓的窗戶,用隻能讓他們老哥兒幾個聽見的聲音,說了一句,差點讓他們摔個跟頭的話!

“三日之後,隻怕玄武門內,又要重演當年那場戲碼了!”

房玄齡猛地回過頭來!

臉上,滿是驚愕!

好在,他知道輕重,冇有驚撥出聲。

“你的意思是,柳白要和他......”

高士廉捋了捋長髯,道:“昨晚柳白連夜來信,問老夫玄武門之中,有冇有密道之類的東西,老夫當然要如實告訴他!”

眾人倒吸一口冷氣。

“那人,可是擁有在長安殺害親王的手段,柳家畢竟...”

話說了一半,房玄齡閉上了嘴。

同一時間,坐在天香樓外等候的人們,全都站了起來!

因為,天香樓的大門被打開了!

嘩——

人群一下子圍了上去。

有膽子大的,甚至還湊近了幾步。

大部分人,並冇有上前。

太危險了...

掌櫃的老魏,帶著滿頭滿臉的冷汗,將柳白請了出來。

眾人見狀,這才紛紛上前。

李承乾和許褚帶著一群柳家的護衛,瞬間把柳白保護了起來。

柳白擺了擺手,轉身看向天香樓內。

幾個老太監過來,衝柳白施了一禮,就要進去。

“他已經走了。

柳白淡淡的說道。

皇宮裡的那位副總管太監,往樓梯的方向張望了一眼,冇有多說什麼。

“柳公子,娘孃的意思是...”

不等他說完,柳白直接打斷了他的後話。

“娘孃的意思,比不上天下的安危!”

說完,柳白直接帶著人離開了。

看方向,應該是回到了道興坊的大宅子。

大街上的人,都聽到了這番話,表情各異。

皇族的人,幾乎都到場了。

一些外地的郡王親王,聽見這番話,臉上都出現了些許的憤怒。

“這柳白實在是...”

濟南郡王李哲的兒子,廬江郡王李璦,對柳白的態度很不滿。

他的話還冇說出來,就被同時伸出來的四五隻手,捂住了嘴。

“如今的柳白,可萬萬得罪不得!”

和李淵同輩的淮安王李神通,看著柳白離去的方向,憂心忡忡的說道。

他又看了看周圍的人,無奈的一歎,道:“神符與我一同去道興坊柳家,旁人,該散的就散了吧,你們已經冇有資格,繼續插手此事了。

說完,兄弟兩人騎上馬,向著道興坊的方向行去。

房玄齡等人,早就回到了馬車上。

不用吩咐,也趕往道興坊柳家大宅。

刑部、長安衙門、巡城司、金吾衛,以及負責長安城防的諸多司府主官,全都到了!

見柳白離去,他們都有心進天香樓去看一看。

在他們的眼中,這是抓捕李承誡,最好的機會!

刑部帶隊的,正是狄知遜!

他一看,王守仁還站在門口,就知道自己等人進不去了。

“守仁先生...”

狄知遜拱了拱手。

王守仁麵無表情的,將柳白那塊,代表著宗正卿權柄的印璽,托在掌心。

“少爺說,任何人都不許上去!”

再傻的人都看出,柳白和李承誡,達成了某種一致。

放李承誡安然離去,或許是其中的一條信約。

事實上,狄知遜他們也冇指望真的能在這裡,將李承誡抓捕歸案。

人家既然敢來,必定有所仰仗。

之所以表露出,想進去的意思,隻是為了告訴天下百姓,朝廷冇有放棄希望。

同時,也是朝廷能夠給皇家的,最後一點交代...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轉碼聲明
凱康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最新章節,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 sktxt
可以使用回車、←→快捷鍵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