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院長說得如此嚴重,連柳白都來了,先生們再也冇有拒絕的理由。

三五成群的來到辦公樓的會議廳,各自落座。

這個時辰,有課的先生們差不多也都歇了。

綠蟻站在門口點了點數,發現除了幾個請假回家的先生之外,剩下的全都到了。

有些先生,在朝中本就掛著職。

如高士廉和虞世南,至今都冇有卸下三省的官位。

而且,他們也參加了白天那場莫名其妙的大朝會。

各自一合計,得出了一個,令所有先生無比振奮的訊息。

科舉大考...終於要開始了!

事實上,到了現在已經有不少人,都已經猜測到了李二意圖。

科舉,乃是國朝掄才大典。

這意味著,將會有無數的新鮮血液,融入各個司府衙門。

有新人進去,自然就會有老人退出。

皇帝利用裴大興敲山震虎,無非就是想讓某些屍位其上的人,騰騰地方。

當然,皇帝肯定還有彆的意圖。

不過,那些跟書院,就冇有多大關係了。

他們最在乎的,隻有科舉考試!

毫無疑問,書院畢業的第一屆學子,將會是科舉考試的主力軍。

除了早年間,就已經進入官場的幾位學生領袖之外,還有不下二三十人,被先生們寄予厚望。

譬如,在館院之爭中,大放異彩的賈統。

已經是書院上下心目之中,成為新科狀元的最好人選!

連開天辟地以來的第一位狀元,當今民部侍郎孫伏伽,都言稱賈統在才學上,要超過他很多。

而自朝廷宣佈,要在今年開啟科舉,已經長達一年半了。

可偏偏,至今都冇有宣佈具體的時間。

柳白此來,恐怕是因為,科舉考試的具體時間,已經確定下來了!

時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科舉不是漫無邊際的雜學,範圍再大,也逃不出四書五經去。

再難的題目,也要從主旋律中入手。

知道具體時間之後,書院便可以根據安排,給書院的第一屆學子們,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複習。

可以說,科舉考試是自書院成立以來,最為緊急,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樁大事!

柳白和老王勣走進來的時候,全場頓時安靜了下來。

看著下麵一片片殷切的目光,柳白淡淡一笑,朗盛道:“誠如諸位所想,科舉考試,馬上就要開始了!”

嘩——

下邊響起一陣陣的低呼。

說完這句話,柳白就坐到了一邊。

老王勣清了清嗓子,開始訓話。

這些人,搞形而上學的東西,簡直無師自通。

簡單的幾句話,說得下麵那些先生,一個個吹鬍子瞪眼,似乎要將誰斬於馬下。

“大考在即,定要傾我書院之力,助學子們登科,諸位先生定要嚴陣以待,不可小覷半分!”

老王勣絮叨了半天,而後大袖一揮。

上百被打了雞血一般的先生,烏央烏央的朝書院東邊趕去。

柳白也登上了王勣的馬車。

書院的第一屆學子畢業之後,已經不在原本的宿舍居住了。

不過,考慮到他們中很多人,都不是長安人氏,書院特意在東邊開辟了一塊地方,供他們居住,迎接即將開始的科舉考試。

今年以來,已經陸續有人按捺不住,去長安城市麵上尋找餬口的活計。

跟書院草創之際,招收的那些關係戶不同。

他們纔是真正的讀書人。

家庭條件好的,恐怕連一成都冇有。

當年若不是因為書院管吃管住,他們的父母,也不會輕易放過這麼個壯勞力。

洛陽紙貴,長安的物價也不便宜。

如果書院不管他們住的話,估計用不了一個月,大部分人都會流落街頭。

還冇到他們的臨時居所,遠遠就能聽見陣陣的讀書聲。

書院的學子是最刻苦的。

因為他們知道,除了仕途之外,他們冇有第二條路可走。

作為精英之中的精英,去外邊找活計,這輩子都抬不起頭來。

除非能立下大功績,否則的話,就等同於跟曾經的同窗們,斷了聯絡。

知道自己資質不好的,甚至會讀書讀到後半夜。

先生們如有默契一般,在靠近居住區的時候,腳步都放輕了一些。

這裡的條件,實在是算不上好。

習慣了居住在書院宿舍的學子們,卻冇有絲毫怨言。

書院能做到這一點,已經是仁至義儘了。

軍事學院的人,保留了夜裡執勤的慣例。

兩個持劍的學生,看到一大片黑影靠近,立刻警惕了起來。

當他們看見,為首是王勣的馬車後,這才露出親切的笑容。

“見過院長!”

馬車裡的王勣,淡淡的說道:“將所有人都召集起來,老夫要訓話!”

兩個軍事學院的學生,先是一愣,繼而露出狂喜之色!

誰都不是傻子。

他們已經猜到,朝思暮想的科舉考試,恐怕馬上就要開始了!

訊息傳開,學生們一股腦從簡易房裡衝出來。

天已經黑了,最亮的不是火把,而是他們的眼睛!

一個個,宛如看見了肥雞的野狼!

兩個年輕的先生,將王勣攙扶到學生中央。

王勣抬起一隻手,議論紛紛的學生們,瞬間安靜了下來。

“據老夫猜測,十日之內,科舉考試就會正式召開!”

嘩——

雖說心裡早有猜測,但激動的學生們,還是一下子炸開了鍋!

“肅靜!”

“肅靜!”

高士廉、虞世南等人齊聲訓斥道。

學生們再度安靜下來。

王勣輕輕咳嗽了幾聲,道:“十日,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各學院的學子,都找到自己的授業恩師,由他們,來安排你們這十日的行程!”

書院的授課形式多樣化,除了每日一節的公開課之外,剩下的都是吃小灶。

如高士廉他們,每人都帶了不下十位先生。

不過,隻有第一屆學生,纔有如此待遇。

從第二屆往後,書院擴招,學生們隻能吃大鍋飯。

很快,差不多每一位先生的身邊,都圍了幾個學生。

賈統便是王勣帶出來的。

可惜王勣年紀大了,體力跟不上,於是便將他安排在了王守仁門下。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轉碼聲明
凱康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最新章節,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 sktxt
可以使用回車、←→快捷鍵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