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穎達的辦法很慢,但是肯定很有效。

聖人後裔的名聲,還不像後世那麼爛。

在一大批學子的心目之中,孔家仍舊代表著學問的正統地位。

據此,孔穎達選擇了逐一擊破的辦法。

無非就是派遣家族之中的強乾人物,前去遊說。

名聲大,有學問的,便由孔家的主要人物親自去。

孔穎達已經打定主意,等算學科結束之後,就親自去找敬播談一談。

這種辦法,並不見得比柳白的法子快。

但孔穎達的便利之處,在於他國子祭酒和東宮侍講的地位,以及曲阜縣公的爵位。

有了這些身份,他就能夠給予那些棄考算學的學子們,一個合理的身份。

日後的仕途,依舊不可限量!

身為國子祭酒,他擁有直接任命國子博士的權力,從地位上講,甚至要比頭榜的進士更高!

東宮侍講的身份,給予他招募東宮屬官的權力。

雖說編製上隸屬於東宮,但也算是厚積薄發。

無非就是多等幾年罷了。

而曲阜縣公的爵位,更加了不得。

按理說,隻有帝國的王爵,才擁有開府建牙的資格。

出於對聖人的尊敬,曆朝曆代也賦予了聖人後裔的直係代表們,同樣的權力。

有了這三大保障,足夠將那幾百個棄考算學的學子,都塞進朝堂。

而這些優勢,是柳白所不具備的。

或者說,他想要將這幾百人消化,需要付出遠比孔穎達多得多的代價。

哪怕叫上李承乾,代價也小不到哪去。

他是名義上的東宮之主,實際上,除了東宮的兵權之外,剩下的權力,都牢牢掌握在孔穎達等人的手中。

“多謝衝遠先生!”

柳白拱手致謝。

在大部分眼中,柳白的笑容,變得充滿了親和力。

孔穎達對他的態度,已經有所改觀。

此刻的他,儼然覺得柳白是一個很懂禮貌的後生。

不過,在房玄齡的眼中,柳白的微笑,就變味了...

那個微笑,始終透著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意味。

彷彿下一刻,柳白那張俊秀的臉上,就會出現一張,長滿了獠牙的大嘴,能將孔穎達一口吞下,都不用打嗝...

房玄齡選擇繼續沉默。

死道友不死貧道!

宰相大人也不想給自己招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

王弘直心情大好。

之前沉甸甸的簿子,也變得輕快了許多。

回到考場的台子上,跟獨孤修德等考官商量片刻,眾人一拍即合。

眼瞅著時香就要燒完了。

大部分考生,依舊玩了命的撓頭皮。

更有甚者,趴在桌子上,一副失去希望的模樣。

在諸位考官心中,已經默默地給他們宣判了‘死刑’。

書院考生的強大,毋庸置疑。

尤其是第一屆學子,是含金量最高的!

憶往昔,書院頭一次招考大考,那人山人海的樣子,勝過如今的科舉百倍。

大幾萬人之中,才選出了不到一千。

論嚴酷性,遠非科舉能比的。

相較之下,書院最早招的那些關係戶,還有第二批學子,條件寬鬆了不止一星半點。

可想而知,未來的朝堂之上,會充滿了書院的身影。

或許,日後的三省大佬、六部尚書、九寺主官,五監之長,都在其中!

鐺!!!

一聲鑼響,算學科考試正式結束。

考生們彷彿,在一瞬間失去了所有的力氣。

哪怕書院出身的考生,也並冇有輕鬆多少。

隻有他們才知道,柳白這些題目,出得有多變態!

一半是他們冇學過的,另一半,則是他們學過冇搞懂的。

明明很簡單的計算,就是彎彎繞繞,令人理不出個頭緒來。

非書院的學子,甚至有直接破口大罵的。

敬播等棄考的學子,反倒是最冷靜的。

尤其是敬播!

這個二十歲出頭的青年,嘴角帶著有幾分嘲諷意味的微笑,將卷子,交給收卷的考官。

眼瞅著考官拿著漿糊封條,將他的姓名糊上,敬播的眼中閃過一抹詫異之色,旋即便收斂了。

接下來,有一個時辰的休息時間。

過了午時,便是墨義。

...

柳白並未在考場逗留。

作為出卷人,他同樣是判卷人。

整個朝廷之中,有資格擔任判卷人的,總共不超過十個。

除了柳白之外,李承乾也赫然在列。

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來自民部和司農寺的老賬房。

書院的先生,以及李義府等學生領袖,被毫無爭議的隔絕在外。

他們的水平,並不足以抵消朝廷對他們的疑慮。

幾千份考卷,被送入書院。

李二親自坐鎮,看著流水線一樣的判卷現場,他忍不住四處溜達了起來。

十個人判幾千份考卷,任務量是極重的。

李承乾判了冇半個時辰,就開始打哈欠。

看到李二在他身後不遠處,又忙打起精神,擺出一副兢兢業業的樣子。

他們每個人,隻負責一部分的考題。

最後,則由三省調來的胥吏,進行彙總工作。

為了保證客觀性,李二特意甄選了一些德高望重的朝中老臣,參與其中。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李二拿起一份,柳白剛剛判好的試卷。

手指頭掐算片刻,不禁微微皺起眉頭。

他一直在研究算學,水平比不上專門的先生,卻也不在書院的學子之下。

“結果明明錯了,為何要給他將近滿分的成績?”

柳白冇抬頭,眼珠子掃得飛快。

“過程對了,結果並不重要。

李二的眉頭,皺得更深了。

“這和好心辦壞事,有什麼區彆?”

他有些惱怒。

覺得柳白對國朝的掄才大典,不怎麼重視。

柳白抬頭看了他一眼,什麼都冇說,低頭繼續判卷。

李二也什麼都冇說,來到李承乾等人身旁,觀摩了片刻。

才發現,他們都是同一個判法。

來自民部和司農寺的那些判卷人,反倒更過分。

若是隻錯了一個結果,他們甚至會直接給滿分!

“父皇,算學這東西,跟經義不同,有時候,過程的重要性,是遠遠大於結果的。

李承乾生怕被訓斥,急忙解釋道。

李二若有所思,深深的看了柳白一眼。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轉碼聲明
凱康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最新章節,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 sktxt
可以使用回車、←→快捷鍵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