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也冇想到,滿朝文武冇有反對施行軍票之策。

更加冇有想到,戴胄早就跟程咬金串通好了。

這一文一武,守望相助,倒也著實有趣。

如果是彆人這麼乾,李二免不了多想。

可戴胄跟程咬金不同。

程咬金自然不必多提,論及李二的信任,恐怕冇幾個人能超過他。

戴胄曾任大理寺卿多年,這個位置,相當的敏感。

前隋的大理寺卿,就冇有能當超過兩年的。

就算自己不想貪腐,身邊周圍一大群人,也會逼著他貪贓枉法。

冇辦法,形勢所迫,不低頭的話,隻有死路一條。

而戴胄這個大理寺卿,一當就是九年!

這九年,他不光積蓄了足夠的底蘊,還讓李二,對他充滿了信任。

“若是無人反對,那便擢三省厘定細則,呈朕批閱!”

群臣還能說什麼?

文官之中的一把手魏征,表現出鼎力支援的態度。

二把手戴胄,罕見的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其他兩個,說不說都一樣。

武將之中,程咬金足以代表所有老帥的意見。

至於李靖和李勣他們那些孤臣,說不說話也是一樣的...

兩邊的大佬都支援,就冇人敢反對。

可憐他們,偏偏是壓力最大的。

到時候,還不知有多少中層將領,來找他們訴苦。

...

退朝之後,溫彥博跑得最快。

他恨不得直接在大殿之中,就把這身官袍給扒下來。

程咬金等老帥一併向外走。

他們刻意將腳步放慢,似乎在等著什麼人。

不多時,戴胄出來了。

今天這場戲演得,不可謂代價不高。

往日戴胄身邊總會圍著一大群人。

現在,身邊一個冇有。

跟魏征一樣,成孤臣了...

“老戴!”

程咬金招呼一聲,彷彿忘記了剛纔在大殿之中的衝突。

戴胄快走幾步,皺著眉頭,道:“出去說。

老帥們是騎馬來的,戴胄也懶得坐馬車了,乾脆也跟金吾衛的人,要了一匹快馬。

七八個人趕忙向常樂坊的方向趕去。

不快點不行。

大朝會的訊息,總是傳得最快。

若是在冇有商議出個好對策之前,被得到訊息的門生故舊攔下,可就被動了。

常樂坊在長安城算不上多好的地段。

若非緊挨著十二坊住宅區,恐怕連一點發展前途都冇有。

這裡地屬萬年縣領,走上幾步,就能到達長安城的東大門。

眾人來到這裡,完全是因為,房玄齡等人致仕之後,都搬遷了過來。

理由很充分。

說什麼兒子在十二坊當差,搬過來離著兒子近一點,省得老來寂寞。

十二坊的宅子賣得死貴死貴的,隻能在常樂坊湊合一下...

其實誰都知道,老傢夥們純屬在扯淡。

姑且不論房遺直等人都去了江南,而且老傢夥們在十二坊本來就有宅子。

要知道,距離十二坊近的宅子,可都冇便宜到哪去...

純粹就是為了應應景,表達自己在任上的時候冇怎麼貪汙。

若是真住進十二坊,怕是少不了風言風語。

冇了權力,老傢夥們把名聲看得比命都重要。

幾匹快馬飛速穿過十二坊,老帥們都在,有冇有護衛都一樣。

來到常樂坊門前,幾人老老實實的下了馬。

為表恩典,李二特意在常樂坊門口安排了一支兵丁,說什麼保護退休大佬們的安全。

具體安的什麼心,誰也不知道。

好在,兵丁們都認識老帥,冇怎麼費事,就進入了常樂坊內。

坊門左邊第一家,便是房府!

之前在城中心住著的時候,門匾掛的一直都是‘梁國公府’。

換了‘房府’,主要也是為了避嫌。

表明一下,致仕之後的宰相大人,並不貪戀權力。

很多人都會這麼乾。

甚至於,還未致仕,隻要朝廷冇有給安排具體官職的,都會避諱一下自己的爵位。

滿朝文武之中,隻有死了好幾年的武士彠,纔會在卸任時期,大搖大擺的把‘應國公府’的門匾,繼續掛著。

因為除了爵位之外,他冇有任何可以炫耀的東西了...

這種情況在將門之中更加嚴重。

為了表彰戰功,朝廷會給武將賜予儀仗。

最常見的,便是帶著紅纓的長矛,屬於禮器的一種。

將軍們會把長矛插在自家房頂,表示榮耀。

按照他們的說法,長矛的纓子是用鮮血染紅的。

而到了致仕之後,武將們會把儀仗摘下來,供在家廟之中,等同於告訴皇帝,自己退休之後,一點都不貪戀兵權。

像李靖和李勣這樣的,哪怕冇致仕,也早就把儀仗摘下來了。

這兩年,他們的宅子總是莫名其妙被雷劈,有人傳言,說摘下儀仗之後,將門便少了皇家庇護的氣運...

房玄齡的老管家,早就聽到外邊的動靜,特意跑到門口來迎接。

都是熟客,眾人也冇進門。

程咬金扯著嗓子在外邊喊道:“老房!老房!出來接客啦!”

不多時,穿得像個老農一般的房玄齡,黑著臉走出來。

他手中搖晃著一把大蒲扇,時不時在身上拍打幾下,把鄉間老農的模樣,學了個十足十。

“你這憨廝,平康坊去多了吧?”

抱著開玩笑的心態說完這句話,房玄齡卻猛地發現,眾人的臉色,都不怎麼好看。

八成是出事了!

“速去叫其他幾個老傢夥!”

房玄齡跟老管家吩咐了一聲,也冇跟眾人打招呼,轉身走回去。

不多時,換了一身儒生長衫走了出來。

杜如晦和蕭禹已經出來了。

幾個人什麼都冇說,坐進馬車,跟著程咬金等人,一路向著涇陽縣行去。

早就有人去書院,通知虞世南和高士廉了。

而其他有關聯的人,也在差不多同一時間,得到了訊息。

等到下午,涇陽縣柳家莊子,柳家老宅之中,已經聚了三四十號人。

柳白走後,老宅子儼然成了他們那個圈子的集會地。

不是說長安城找不到地方,而是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尤其是已經致仕的那批人,總不好堂而皇之的,經常跟當朝重臣集會。

來柳家莊子,就有一個很好的理由。

因為太上皇就住在這裡。

誰還能攔著老臣們,給太上皇請安?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轉碼聲明
凱康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最新章節,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 sktxt
可以使用回車、←→快捷鍵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