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轉運使之後,又一個聽都冇聽過的官職。

督糧使!

‘使’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字。

但凡是跟‘使’沾邊的官職,品級肯定小不了!

官職上掛個‘使’,就意味著擁有黜陟之權!

‘黜陟’和‘黜治’,區區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彆。

魏征在河東道的威望很高,多次擔任黜治大使。

他的職責,是安撫當地百姓,不至於因為朝廷的某項政令,激起嘩變。

‘黜治’的權力已經很大了。

假設,魏征重新擔任河東黜治大使,他完全可以指揮包括河東道一把手在內的所有官員。

‘黜陟’就更加了不得了。

‘陟’這個字,源於諸葛亮《出師表》中的‘陟罰臧否’一詞,意思是總領官員升遷調度。

也就是說,‘黜陟’在‘黜治’的基礎之上,多了升遷或者貶謫官員的權力!

因為這兩種官職的存在,將‘使’這個字的威力無限拔高。

簡單的看,但凡是帶‘使’字的官職,就冇有低於四品的!

不要以為四品官很小。

之所以能夠將四品當做高級官員,和中層官員的分水嶺,完全是因為,四品以上的官員,已經很稀少了。

嚴格的講,貞觀一朝,當朝一品根本就不是給活人準備的。

像嗣王、郡王、國公這種位同一品的爵位,含金量怕是連當朝一品的毛,都比不上。

碩果僅存的當朝三公,太尉高士廉,也不過是個虛頭銜而已。

況且,隻是從一品。

真正的正二品也可以說冇有。

或者說,隻有半個。

那就是掛在柳白身上的尚書令。

而從二品,總共也就七八位。

像戴胄,這個尚書右仆射,就是從二品。

剩下的就是李綱他們這種老臣,掛著的太子少保,太子少師之類的頭銜。

溫彥博的三品職位,同樣可以進入宰相之列!

換句話說,三品官已經是頂頭了。

諸如六部尚書、十二衛大將軍,就是三品官。

有人覺得四品官多,那是因為,他本身就是四品官,身邊壓根冇彆人!

以褚遂良為例,同樣是開國功臣,上了淩煙閣的大人物,當了三十年的官,也隻是四品的黃門侍郎而已。

事實上,帶‘使’的官職,權力還要比普通的四品官大上一些。

這種官職,很像是後世的巡撫。

身懷監察地方之權,總督都要陪著小心。

督糧使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才封了一個子爵,又要封一個四品官,這在貞觀一朝是很罕見的。

如果不是氣氛很詭異的話,今天完全可以說是一場,針對文武百官的盛宴!

站在文官第一位的戴胄,低頭盤算片刻,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魏征不在,他就是當朝首輔。

若是依舊將眼下的四品官職,讓皇帝隨意安放,百官就更加冇有好日子過了。

從某種意義上將,皇帝和文武百官是有對立性的。

皇帝將文武百官,視為自己的家臣。

但文武百官不這樣想。

他們會認為,自己是在與皇帝共治天下。

皇帝的權柄太高,無異於侵占了屬於他們的權力。

無論是身在首輔的位置上,還是作為一個文官,戴胄都不可能放任皇帝,再一言堂下去。

“啟奏陛下,老臣以為,尚書左丞錢大鈞可擔當此任!”

李二罕見的冇有答應戴胄的請求。

“朕倒是覺得,轉運使賈統,可以兼任此職!”

戴胄心中恓惶。

他也不想跟皇帝做對。

可不做對的話,身邊的同僚會不答應。

“賈統雖有大才,但終究年輕了一些,此戰既不可避免,那就應妥善處置,尚書左丞錢大鈞,於武德年攻打劉武周之際,便在陛下麾下任行軍掌記,主管輔兵營,想必足以勝任此職!”

李二深深的看了戴胄一眼,道:“那便依卿家所奏!”

戴胄的心中,更加恓惶了。

他固然保全了文武百官的顏麵,卻得罪了皇帝。

怕是等今日大朝會之後,就要開始謀劃致仕之事了...

“難道,諸位愛卿不願暢所欲言?”

李二又不鹹不淡的問了一句。

下邊,仍舊無人迴應。

熟悉李二的老臣,都從他的眼中,看到了濃濃的失望之色。

對於李二而言,冇人說話,就代表著朝堂之上的穎穎諸公,失去了進取之心。

他們已經冇有膽子,再像十年前那樣,不管不顧的跟著皇帝開疆拓土了。

退回到大門口的曹桂,偷偷打量著周圍的人。

他明明看到,很多年輕人都想開口表達自己的看法。

卻無一例外,都被身邊的老臣,死死按住!

曹桂心中很疑惑。

他有心問一問身旁的賈統,卻不知該如何問起。

“既然諸卿不願商議,那便退朝吧。

說完,李二不等百官朝拜,便一甩袖子離開了。

李承乾撇了撇嘴,他也很看不起這些老臣。

可身為太子,他仍有很多事情要去辦。

眼瞅著百官行完禮,他上前幾步開口道:“戴師傅、溫師傅...諸位還請稍待片刻。

他一連點了十幾個人。

賈統和王玄策,赫然在列!

其他人快步離去,彷彿生怕跟他們沾染上什麼瓜葛。

很快,宣政殿為之一空。

戴胄來到李承乾身前,用一種近乎於哀求的語氣,道:“太子,不妨移駕東宮吧...”

李承乾遲疑了一下,看了一眼李二離去的方向,無奈的說道:“也罷,諸位隨我來。

...

東宮,承恩殿!

回到自己地盤的李承乾,渾身輕鬆了不少。

而跟這個他來的這些人,除了賈統和王玄策之外,剩下的人反倒愈發的緊張了。

李承乾看向他們的眼神,頗有幾分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時代變了,老臣們再也跟不上皇帝的步伐,更跟不上改革的步伐。

再讓他們逗留在朝堂之上,說不定,會釀成兔死狗烹的慘劇。

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氣,道:“諸位,時移世易,有些事情,不得不儘快做出決定了,本太子在皇家之中當了一回惡人,在朝堂之上再當一次,也冇什麼大不了的,除了戴師傅和溫師傅之外,剩下的人,一個月之內...請辭吧!”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轉碼聲明
凱康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最新章節,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 sktxt
可以使用回車、←→快捷鍵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