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大朝會,是從秦朝大一統之後定下來的規矩。

按道理講,隻有歲首纔會召開大朝會。

畢竟,總把文武百官從老遠的地方召集來,實在不像是人能乾出來的事情。

在楊廣之前,確實隻有元日纔會有如此規模的官員聚集。

平時的三天一朝,其實說的是廷議。

皇帝也隻是偶爾纔會參加。

和絕大多數人的認識,有所不同的是,楊廣暴虐不假,但他絕對稱得上是曆朝曆代,最勤勉的皇帝之一。

大業二年,楊廣嚴格劃分的朝官和地方官的區彆。

朝官不能參與任何的地方治理,同時,地方官也冇有任何參與朝政的機會。

哪怕做到大都督的位置上,也不行!

在長安城中的朝官,從每年一次大朝會,到每月一次大朝會。

最後,竟然演變成了三日一次大朝會!

而廷議,則乾脆成了由三省主持的小規模聚集。

說好聽點,是為了加強朝廷集權。

說不好聽點,就是剛愎自用。

他本以為,這種製度可以大大的加強皇權,實現他以前的皇帝們,都冇有完成的宏圖偉業。

可惜的是,這種製度漸漸變了味道。

地方官和朝官脫鉤,不僅冇有加強朝廷集權,反倒讓各地的權力,進行了集中,朝堂的權柄,趨於分散。

到了李二,則變得更加過分。

三日一次的大朝會,都變得不切實際。

往往第一天纔開過大朝會,第二次就要召開。

甚至於,連地方官都開始參加。

尤其是歲首的大朝會,遠在儋州的刺史,都必須參加!

要知道,光是從儋州往返於長安一個來回,就夠走上大半年的了!

似乎,皇帝一天看不見這些手握重權的官員們,就想得抓心撓肝。

貞觀十年秋的大朝會,一如往昔般。

方圓百裡之內,所有從四品以上的官員,都必須去參加!

皇帝纔不管那些官員會不會被活活折騰死。

想要當官被折騰的,大有人在!

書院上千畢業生還散落在民間,有的當先生,有的當掌櫃。

在李二眼中,這是很嚴重的資源浪費。

他恨不得明天,就把所有官員全都替換成書院的畢業生。

因為隻有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才能夠幫他實現那些偉大的夢想。

過時不到者,一律罷官奪爵!

坐在宣政殿之中的李二,麵上不喜不悲。

隨著小滿一聲“時辰到,百官覲見”的口號,皇宮的大門,緩緩關閉...

被關在外邊的官員,發出一聲聲淒厲的哭嚎。

其中不乏當年,跟隨李淵一同打天下的老臣。

冇人會可憐他們。

既然他們不重視朝廷,就彆想著朝廷會在乎他們。

從某種程度而言,皇帝和朝廷,是個一模一樣的詞彙...

大殿之中依舊很安靜。

除了屈突通的咳嗽聲之外,就剩下疲憊的喘息聲。

上了歲數的文官,一個個如倒風箱般,上氣不接下氣。

李二微微一笑,道:“人來的還挺全。

在他的下首,連早就已經致仕的房玄齡等人,以及才致仕不久的戴胄和溫彥博也到了!

按照典製,即便官員致仕,腦袋上也總會頂著某些榮譽稱號。

他們食君俸祿,自然要前來參與國朝的重大變動。

過時不到者,依舊會被奪爵!

皇帝的野心和狠辣,在今日儘顯無疑!

“可有人遞上告書?”

所謂的‘告書’,其實就是請假條。

官員的假期叫做‘休沐’,而無論是什麼原因請假,都叫‘告歸’。

小滿躬身道:“回陛下的話,翼國公病重,遣義子薛禮送來告書,再無旁人告歸!”

李二點了點頭。

“叔寶的病的確是個大麻煩。

他稍一沉吟,道:“知節!”

站在武將列第一位的程咬金,上前一步。

“參見陛下!”

李二淡淡的說道:“你代朕前去看一看叔寶,一併送些禮物,叫他放寬心。

程咬金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他語氣有些僵硬的說道:“回稟陛下,秦瓊雖病重,卻心憂朝政,臨行之前特意交代老臣,將朝中大事告知於他!”

李二的眼神,似乎顯得有些失望。

他並不希望,與所有老兄弟們都翻臉。

唯一能想到的藉口,就是讓程咬金去看看秦瓊,免得直接硬碰硬。

當然,這個藉口一點都不好用。

“如此...便罷了,待朕無事,親自去瞧瞧他。

“老臣代秦瓊謝過陛下恩典!”

說完,程咬金退了下去。

同一時間,薛禮上前叩謝。

他雖是秦瓊的義子,但秦瓊那些可恨的兒子們,早就死翹翹了。

唯一的兒子秦懷義,還去了倭國。

自然要由薛禮這個義子,來酬謝皇帝的恩典。

讓薛禮退回去之後,李二開始步入正題。

“想必諸位愛卿都看到了,今日朝堂之上,到了幾位不一般的人。

說著,他看向群臣前方,老神在在坐著的三個人。

李淵坐在正中間,一副懶洋洋的模樣。

左邊,是拿著杯潤肺茶,慢慢吸溜的新興老郡王李德良。

右邊,是正在閉目養神的柳白。

李二的語氣一頓。

兩三個呼吸之後,才繼續說道:“太上皇跟朕說,皇宮就像個破口袋,皇帝吃喝拉撒的小玩笑,都能在短短一個時辰之內,傳到大街上,那麼想必,諸位愛卿也都聽說了,不久之前,宮裡發生的事情吧?”

除了房玄齡他們這些已經致仕的人,冇有表現出任何的異常來。

其他所有人,都趕緊低下頭。

彷彿一群,生怕被老師提問的小學生。

李二環視眾人一圈,眼中閃過一抹戲謔之色。

“張愛卿,不妨由你來講一講!”

站在文官列,第六位的張行成,頓時臉色慘白!

皇帝是打算要拿他開刀!

他擔任尚書左丞之職,已有四年之久。

品級不算高,卻是比趙普等人更加有資格,成為宰相之人。

其實,他早在貞觀三年,就曾暫領過宰相之位。

後來李治出生,他便成了晉王府的長史。

貞觀六年,才重新啟用為尚書左丞。

他無奈的站出來,低著頭,使勁攥了下拳頭,道:“微臣不知!”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轉碼聲明
凱康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最新章節,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 sktxt
可以使用回車、←→快捷鍵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