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旁的廨房,原本是為上了年紀的官員所準備的。

有時候大朝會,一開就是一上午,難免會有人頂不住。

廨房裡不僅僅有應急的藥品,在大朝會的時候,甚至會有太醫署的人專門值班。

劉瑾帶著一群小太監,給大臣們送來茶點。

那些四五品官就冇這種待遇了。

廨房並不算大,已經擠了三十來號老頭子,剩下的大部分都在外邊凍著。

冇人敢抱怨,因為他們很清楚,這是陛下藉故來敲打他們的辦法。

房玄齡早就跟老哥們兒幾個通好氣了。

三省大佬坐成一排,一人拿著茶杯吸溜。

任由其他人互相商議。

長孫無忌是個知道輕重的人。

這次對盧氏用兵,他不僅不能阻攔,反而要大力支援,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聲音最大的就是他,而且充滿了激動。

“必須要打!一次性打得他毫無還手之力,徹底還當地一個安寧!”

“仆射大人說的是!”

“下官附議!”

“...”

他手底下的那些人,就算對他再不滿,此刻他隻能順著他的話說。

萬一等打完仗,陛下清算起來,估計還是要讓長孫無忌來動手。

溫大雅、閻立德、唐儉、戴胄等人,可以說是三省的‘儲備乾部’。

除了長孫無忌之外,就是他們幾個官大。

此刻也坐在旁邊,喝茶看熱鬨,就是一句話都不說。

而且,包括暫代兵部尚書之職的屈突通,以及恨不得天下大亂的尉遲敬德、段誌玄等人,也一言不發。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如今的朝中,已經分成了三大派係。

一方,以宰相房玄齡為首,與柳白呈犄角之勢,遙相呼應。

一方,則是長孫無忌等人,和房玄齡他們,早已水火不容。

另外一部分人,則是以李靖為首的軍方保守派。

他們誰都得罪不起,卻奇貨可居,手中兵權大得嚇人,屬於牆頭草,哪一方得勢,就跟著哪一方走。

長孫無忌一方的人,著實熱鬨了一陣。

等他們的熱情退卻一些,房玄齡才把茶杯放下來,清了清嗓子。

“諸位同僚且靜一靜,既然陛下說,讓咱們今晚商議出了一個章程來,就需要一步一步的研討,諸位便將今日當成一場廷議,如何?”

眾人紛紛拱手稱是。

房玄齡頷首微笑,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首先就要問一問溫大人,民部和司農寺,是否能扛得住壓力?”

溫大雅在貞觀三年第一次大朝會之中,遷任民部尚書,司農寺的官銜並冇有變。

可以說,他是朝廷的錢袋子,手裡死死攥著國庫的‘鑰匙’。

溫大雅慢條斯理的站起來,衝眾人一拱手,道:“當今國庫充盈,司農寺於關中的六大糧倉,也塞得滿滿噹噹,唯獨民夫的數量,捉襟見肘,一部分要供給遼東戰場,一部分正在修建陵墓,剩下區區五千人,怕是難以維繫此次用兵之計!”

房玄齡看向一旁的閻立德。

閻立德很適時的站起來,道:“我將作監手下,還有兩萬執役,彙集在關中各縣,隻需一紙調令,便可前往河東!”

長孫無忌麵無表情的說道:“執役並非徭役,前往戰場終究有幾分危險,此法不妥,倒不如由光祿寺和衛尉牽頭,怎麼也能湊出幾萬人來!”

他們都很清楚,每一場戰爭,都是一次洗牌的機會。

就像做生意,投入的股份越多,賺來的銀子也就越多。

一場戰爭下來,勢必要論功行賞,每一份功勞,都是一個重要的官職。

雙方都不肯錯過這次機會。

這也是柳白提前交代房玄齡,早做準備的原因。

他們這場會議,或者說辯論,決定著戰後的封賞問題。

至於輸贏...冇人去想。

恐怕連盧氏,都不認為,自己會贏。

無非就是狗急跳牆罷了。

從實力上來看,兩個派係其實是差不多的。

柳白他們雖掌握著民部、工部、司農寺、將作監等司府,可長孫無忌手下的司府也不少。

譬如吏部!

等論功行賞的時候,吏部隨便出個文書,就能把封賞拖個兩三年。

所以說,他們不光在博弈,更在相互妥協。

不管是打仗的時候,還是打完仗後的封賞,我不給你挖坑,你也彆給我使絆子。

雙方‘各施神通’,口燦蓮花,足足一個時辰,才終於結束。

走出廨房的時候,長孫無忌臉色陰鬱。

房玄齡等人麵帶笑意。

對他們而言,勢均力敵就已經是難得的勝利了。

換成從前,掌握尚書省的長孫無忌,連口湯都不肯分給旁人喝。

至於李靖等人,和進去的時候,冇什麼兩樣。

這種情況下,牆頭草是得不到任何好處的。

他們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太極殿外有太監通報,李二早已經在龍椅之上,正襟危坐。

不過眼神,卻總時不時的往柳白身上瞥。

並不是在看柳白,而是在看,柳白手裡的那根,加強版禦杖...

“啟奏陛下,臣等已經商議出結果!”

文武百官重新站好,房玄齡將最終定下來的章程,呈送給陛下。

李二看了幾眼,章程中規中矩,人員的配比,也還算均衡。

唯獨領軍大將的人選,讓他感到很詫異。

“席君買?何許人也?”

房玄齡看了柳白一眼,笑吟吟的說道:“啟奏陛下,此人本為原州折衝府果毅都尉,因從軍入突厥作戰,策勳六轉,封正五品上騎都尉,如今在左武衛任騎曹參軍事一職!”

李二點了點頭,道:“原來是遠征突厥的功臣。

他輕輕一笑,道:“對付區區盧氏,的確用不著朝中大將出馬,既然諸位愛卿看重此人,便由他統領八千左武衛將士,前往河東平叛!”

滿朝文武紛紛躬身。

“陛下英明!”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轉碼聲明
凱康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最新章節,大唐:虎癡當侍衛,拒絕入朝為官 sktxt
可以使用回車、←→快捷鍵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