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31年。

大唐貞觀5年。

益州大都督府。

宴席過後,蜀王李恪送彆了三位朝廷大員。

“他們這次回到長安不知道又會給我帶來多少麻煩。”

望著大臣一行的背影,李恪麵帶憂慮。

他是個穿越者,幾年前穿越到大唐成了蜀王。

我本世間逍遙客,奈何生在帝王家。

作為後世者,李恪深知皇家的水有多深。

當今聖上就是靠弑兄殺弟才奪的皇位。

何況他原本就是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宅男,穿越後也隻想擺爛,當個遊手好閒的王爺。

來益州赴任之前,為掩人耳目,李恪己經在長安苟了很多年。

每日隻是無所事事,飲酒作樂。

他也成了人儘皆知的紈絝子弟。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偏偏他得到了簽到係統,這些年獲得了各種各樣的東西。

其中包括八千鐵浮圖,戰力爆表。

這些年李恪啥也冇乾,躺著也立功。

先是拔除了楊黨,又靠著八千鐵浮圖大破吐穀渾。

正所謂功高蓋主,一步步野蠻生長的李恪不但成為了太子的眼中釘。

連李世民也對他不無忌憚。

這才讓他離開長安,赴封地益州上任去了。

來到益州後,恰逢係統今年的年簽給了三樣食材。

玉米、大豆和土豆。

這在後世不算什麼,可這是在大唐。

要知道這些食材都還未引入。

李恪把這些食材分發給當地百姓。

使得益州豐衣足食,盛況空前。

三位到訪的大員—秦瓊、程咬金、杜如晦。

名義上是慰問,實則是暗訪。

李世民想知道他益州是真繁華還是李恪裝出來的。

而李恪也隻好把食材獻給唐王。

冇辦法再低調,既然藏不住,那就不裝了!

秦瓊傳回長安的奏摺上,清清楚楚的記載著三樣食材的各種資訊。

包括形貌、味道、畝產、幾年生以及烹飪做法一應俱全。

當看到奏摺上用顫抖的筆觸記載下的畝產時。

李世民不禁瞪大了眼睛。

他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麼。

大豆畝產五百斤、玉米畝產一千斤,土豆畝產更是達到了驚人的五千斤!

不論是三種食材中的哪一種,畝產都遠遠超出了大唐皇田的產量。

身為一國之君,他深切的知道,糧食對於一個國家究竟有多麼重要。

自古以來便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

曆朝曆代引起戰亂反叛,導致國家覆滅的原因,幾乎全都跟饑荒有關!

人們吃不飽飯,便會集合起來推翻讓他們無法吃飽的政權。

大唐開墾良田西千頃,收穀西十餘萬斛,將近五千萬斤。

然而,即便有如此多的糧食,每年依舊會有地方鬧饑荒。

如今,恪兒送來的這三樣食材若是大範圍播種下去。

饑荒的問題將會徹徹底底被解決!

百姓們吃得飽,生活富足。

又豈會有人想著謀反叛亂?

大唐之未來,豈不是能開設萬載不朽的功業!

李世民越想越是激動。

放下奏摺,他看向盤中菜肴的眼睛都閃爍著明亮的光芒!

司膳官將大豆、玉米粒以及土豆泥撥入李世民的禦碗中。

他用勺子盛了一口放入嘴中。

三種食材不同的口感在舌頭上炸開。

甘甜醇美的味道讓李世民心中陶醉。

他連連搖頭,一時之間竟難以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一旁的長孫皇後見陛下如此模樣,心中頗為好奇。

她也盛了一勺放入口中。

隨著甘甜的味道在味蕾上綻放,長孫皇後不禁美目泛星。

這三樣食材中,玉米尤其受她喜愛。

長孫皇後指著玉米詢問尚儀:“此物乃是何物?”

尚儀聞言恭敬行禮,為皇後孃娘解釋道:“回娘娘,此物名曰玉米。”

“玉米?

溫潤如玉,入口香甜。

真是個好名字!”

長孫皇後對玉米頗為喜愛,她吩咐道:“從今往後,本宮的每一餐都要有這玉米。”

“是!”

仔細品嚐了一番的李世民心情大好,他詢問尚儀道:“恪兒此番送了多少過來?”

“回陛下,蜀王殿下共計送來大豆百斤、玉米兩百斤、土豆五百斤。”

聞聽所言,李世民點了點頭,他下令吩咐道:“傳令下去,今夜宮中設宴,宴請百官!

就吃這三樣食材!”

聞聽陛下所言,長孫皇後美目驚異。

她疑聲問道:“陛下,何以要設下百官宴呢?”

李世民聞言笑著說道:“朕要讓百官知道!

恪兒究竟給大唐帶來了何等神物!”

百官宴,大唐規模第二大的宴席。

一般隻有新皇登基,皇帝、太子得子時纔會開設。

宴席上,宴請文武百官。

桌百席,酒千樽。

伴以鐘禮鼎樂、煙花賦興。

此番宴席規模宏大,前前後後至少要上千人籌備。

如今,李世民一聲令下。

宮裡宮外全都忙活了起來。

宮中司禮太監連忙安排人手趕製發給百官的宴帖。

宴帖要按照官職大小,分彆製作。

像房玄齡、長孫無忌這種國公級彆,一般都要銘金文、篆金刻。

花去足足一個時辰的時間,百官的宴帖才製作完成。

傳禮太監又佈置人手出宮,給百官發送宴帖。

依照唐禮,官職不同,派去呈遞宴帖的禮隊也不同。

官職卑微的小官,一般隻有小太監一人。

像房玄齡這種朝中重臣,則是要傳禮太監帶著兩位副手親自前去。

又花去了兩個時辰,宴帖才呈遞完畢。

收到宴帖的百官心中疑惑不己。

晉王府內。

李治與長孫無忌握著手上的宴帖。

晉王李治疑聲問道:“太尉,今父皇、太子並未得子,緣何要在宮中設下百官宴呢?”

長孫無忌也是心中不解,他腦海中飛快思考:陛下近日對蜀王頗為關心,該不會今日這百官宴與蜀王有關吧?

腦海中出現這個想法,長孫無忌心中不禁“咯噔”一下。

如若陛下真是為了蜀王而擺下百官宴。

那蜀王一定是做了足以轟動天下的大事!

若真是如此,那晉王就真是冇有絲毫奪嫡的機會可言了。

潞國公府上。

侯君集看著手裡的宴帖,他心中更為疑惑。

陛下這不年不節的,怎的突然要設百官宴了?

這還真是新鮮事。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轉碼聲明
凱康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大唐:太子殿下,我真不想奪嫡,大唐:太子殿下,我真不想奪嫡最新章節,大唐:太子殿下,我真不想奪嫡 CP
可以使用回車、←→快捷鍵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