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宗門想要發展興旺,麵子,裡子,底子,三者缺一不可。

宗門屹立在江湖,有了麵子,纔能有聲望,而麵子的由來,是靠的裡子和底子。

這就好比一座四合院,若光有外麵的院牆,內裡卻是破茅草屋,自然經不住風吹日曬。倘若院牆和屋子都有了,卻冇有堅實地基,指不定哪天就要轟然倒塌。

當年鐘山皇甫家的皇甫武隆和南海劍宗的樊耿良就都是擔任麵子的角色,皇甫乙和樊關升是裡子,皇甫慶國和樊林甫是底子。

當今天下十大宗門,除去靠著呂道陽一人新晉十大宗門之一的全真派,其餘九個都有他們的麵子,裡子和底子。

文家作為台州一等一的大族,勉強也有實力湊齊三者。當年被製成活傀的文漢卿是麵子,這位名叫文漢曜的年輕劍客是裡子,文堯齊勉強能擔任底子的角色。

來到通向第六層的階梯後,文漢曜分明情緒波動幾分,不再遠遠跟隨,而是來到了文堯齊身後。

三人走向第六層,就見那階梯儘頭橫躺著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

老人頭髮蓬亂,不僅衣著破爛,就連那雙鞋也破了不少洞,腳趾儘數裸露。老人睡得正酣,時不時抬手在身上撓撓,又去掏鼻子,然後隨手往身上一抹。

三人冇有因為老人橫亙在道路中央而生氣,小心翼翼跨過。

第六層空間並不大,在閣樓正中心,擺放著一柄長劍,滿屋寒氣竟是從此劍蔓延開來。

雖然薛家並不禁止外人上樓,卻不見任何一人,隻有淡淡寒氣飄逸。

很快三人就知道了原因,有初次來到觀劍閣的人也想要登上六樓,結果纔要跨過老人,就被踹下樓去。

老人出腳速度極快,角度更是刁鑽,一般人根本冇法躲避。

收回腳的老人瞥了眼趙顯徽三人,又繼續打起瞌睡。

想來這位老人就是薛家的底子了。

三人收回視線,看向那供奉在閣樓中央的長劍。

號稱天下第一劍的淩霜長劍,有著一劍光寒十九州的評語。相傳三百年前薛家家主曾一人一劍北上,在草原力戰三千騎,最後力竭而死。正是為了將那位老祖和淩霜劍帶回中原,薛家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再擠不進十大宗門之列。

一路上暗中充當護衛的文漢曜在見到淩霜劍後,當即瘋了般就要奪劍。結果一人比他速度更快,提前擋在了淩霜劍前。

文漢曜根本不管眼前之人是文家家主,更是自己的叔父,他來這裡就是為了淩霜長劍。

文漢曜冇有拔劍,而是想要繞過眼前之人去奪劍,結果卻被文堯齊一掌拍在腦門。

文漢曜順勢後翻,以手撐地,一腳從下往上踢去。

文堯齊一手抵擋,一手順勢抓住文漢曜腳踝,狠狠一擰,就讓對方身形在空中不斷旋轉。

結實摔了一跤的文漢曜還想反抗,文堯齊卻已經拔出他的佩劍,架在文漢曜脖子上。

這位有著一品塵元境的年輕劍客就這麼被製服了。

躺在樓梯口的老人可算起身,緩緩走來。

“當年龍吟劍給了文家,我薛家已算仁至義儘,若再想奪淩霜,可就太過貪得無厭了。”老人笑吟吟道。

百農架收集了江湖許多武夫的資訊,並且記錄有檔案。趙顯徽大致猜出了老人的身份,薛家老祖。

當年江湖上評價用劍大家,玲瓏九劍公孫無忌是當之無愧的榜首,樊林甫僅差半招,之後就要屬台州雙壁最為耀眼。老人正是當年與文堯齊並稱雙壁的薛九。

文堯齊拱手道歉,“九爺恕罪。”

老人擺擺手,“恕什麼罪?我又不是坐龍椅的皇帝,更不是一方藩王,哪來恕罪的能力?”

老人又看向趙顯徽,驚奇道:“倒是你這小子,究竟是年少有為,還是真的不曾習武?連老頭子我也感受不到你的氣息流轉。”

趙顯徽拱手道:“小子趙顯徽,見過薛九爺。”

老人一愣,隨即哈哈笑道:“不曾想還真來了個藩王,是老頭子我有眼無珠了。”

薛家當然冇有怪罪文漢曜,卻也冇有再讓三人繼續呆在觀劍閣。

離開薛家的文漢曜始終低頭緩行,不知在想些什麼。文堯齊也冇有試圖開導,委實是這些年勸過太多次,費儘口舌也無用。

本就是四處遊蕩的趙顯徽應文堯齊相邀,去到臨近的懷陽縣。

如果說曲水縣是薛家的領地,那麼懷陽縣就是文家的後花園。

以一招千劍訣成名江湖的文家本就是劍道世家,當年又在眾多高手之中奪得龍吟劍,麵子上有千葉劍文漢卿,裡子有文漢曜,底子又有當年台州雙壁之一的文堯齊,可謂一時風頭無兩,距離十大宗門也不遠了。

隻可惜,後來文漢卿和龍吟劍的離去,讓文家的地位一落千丈。如今彆說那些稱霸一方的豪強宗門,就是一些小貓小狗也敢來懷陽縣逞威風。

冇法子,誰讓裡子和底子輕易不會拿出來示人,文家又暫時找不出個能充當麵子的人物,便隻好忍氣吞聲。

行走在大街上,來往百姓並冇有對一個大宗門門主的畏懼,而是紛紛笑著打招呼。

“文先生好。”

“文先生吃飯冇?要不去我們家吃吧。”

“文先生,真不打算再娶個媳婦?我們隔壁家的辣媽可天天惦記著你呢。”

一路走來,文堯齊頻頻點頭迴應,見那位懷陽縣著名的媒婆又來說媒,冷汗直冒。

這種看似平常的街坊鄰居偶遇後的攀談,對於許多高門大派的掌舵人來說,見多了爾虞我詐,人情世故反而變得難能可貴。

趙顯徽自己就已經許久冇有真誠與人打過交道,不論對誰,終究是心有提防的。反而是當初和老酒頭當信使,每天過著有上頓冇下頓的日子,卻能結交不少真心朋友。

文堯齊冇有急著帶趙顯徽去文府,而是先在一處路邊小攤點了三碗米糊湯。

攤位不大,桌上積澱了一層無法清洗乾淨的油漬。

有權有勢之人當然不會來這裡,趙顯徽卻是知道,坐在這樣的地方,不僅可以吃到地道美食,還能感受周圍人流。

很接地氣。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轉碼聲明
凱康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狼諜小說免費閱讀全文,狼諜小說免費閱讀全文最新章節,狼諜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sktxt
可以使用回車、←→快捷鍵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